当前位置: 首页 » 资讯 » 行业资讯 » 正文

返乡种李子 带乡亲们走上增收路

放大字体  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:2022-05-26  浏览次数:117
核心提示:  近日,笔者来到泸州市江阳区江北镇福海村的500亩蜂糖李种植基地,基地负责人牟邦平正在指导村民科学疏果。由于管理到位,今年李子又是一个丰收年
   近日,笔者来到泸州市江阳区江北镇福海村的500亩蜂糖李种植基地,基地负责人牟邦平正在指导村民科学疏果。“由于管理到位,今年李子又是一个丰收年。”牟邦平说。牟邦平是土生土长的福海村人,中学毕业后一直在外打拼。2014年6月,牟邦平回乡看到村里的几个山头因为无人耕种而长满野草后,他决定返乡创业。

  流转荒山创业

  “在家乡不起眼的蜂糖李,在大城市能卖到每斤15元,这是赚钱的生意。”牟邦平说,在外面工作时,他了解到蜂糖李口感浓郁,营养丰富,深受北京、上海、广州、深圳等大城市居民的喜爱,且售价不菲,这让他动了心。经过与家人反复考察论证,牟邦平回到村里,将村里满是杂草、面积近500亩的4个山头以每亩300元的价格从村民手上流转过来种植蜂糖李。

  “福海村是江北镇海拔最高的村,早晚温差大,果子生长周期长,非常适合蜂糖李种植。”牟邦平说,他回乡种植李子开始,就严格按照株距2.5米、行距4.5米的标准进行生态种植。如今,历经几年的精心管理,牟邦平的蜂糖李早已郁郁葱葱,枝梢挂满了密密匝匝的李子。“我的李子自种植开始,全部施用有机肥,杜绝一切除草剂,不喷洒农药,是绝对的绿色健康食品。”牟邦平说,经过几年的精心管理,他种植的蜂糖李已成为了江阳区最大的标准化李子种植示范园区。这几年,随着李子的全面挂果,一亩地的李子精品果产量都在2000斤以上。按照市场价15元每斤计算,亩产值将达到3万元。

  政府上门服务

  “尽管福海村的地理、气候环境很适宜种植蜂糖李,但江北镇政府的‘给力’服务才给了我们最坚强的发展信心。”牟邦平说,自从他回乡发展李子产业后,政府领导主动上门服务,帮助他解决了土地协调、劳动力组织、道路修建等困难,促进了蜂糖李产业的迅速发展壮大。牟邦平介绍,他回乡刚开始打造蜂糖李种植基地时,基地没有机耕道,田间浇灌只能靠雨水和池水,发展农业全部靠人力,耕种苦和浇灌难等问题很严峻。为帮助牟邦平顺利踏上发展的“康庄大道”,江北镇积极向区交通、农业等部门申请资金和项目,在基地修建了机耕道和采摘游道,方便游客进园采摘。

  随着李子基地的挂果投产,这几年不仅牟邦平自己赚了钱,基地也辐射带动周边群众走上产业致富路。牟邦平介绍,目前,基地通过流转土地让50多个村民有了稳定的土地租金收入外,平时基地的日常管理,包括疏花疏果、除草施肥、采摘等都是聘请周边的村民,每天最少收入 80元。一年下来,牟帮平支付给村民的务工工资都在20万元以上。

  “以前,村里面没有产业,大部分人都外出务工,像我们这种没法出门打工的,或者是年纪大的,就只能在家种庄稼 ,一 年 到 头 也 就 收 入3000-4000元钱。”63岁的的易守群是福海村四组村民,她说,自从牟邦平回乡打造李子基地后,这些年都在基地务工,现在的收入是以前的五六倍。“我家流转了7亩多地给牟邦平种蜂糖李,每年流转费收入就有2000多元,再加上务工收入,一年下来怎么也有2万多块钱。”发展李子种植既解决了易守群的务工需求,又方便她照顾家里的孙儿,谈起现在的生活,易守群脸上的笑容就绽放开来。

 
 
[ 资讯搜索 ]  [ 加入收藏 ]  [ 告诉好友 ]  [ 打印本文 ]  [ 违规举报 ]  [ 关闭窗口 ]

 
0条 [查看全部]  相关评论

 
推荐图文
推荐资讯
点击排行

友情链接

LINK申请链接
网站首页 | 关于我们 | 联系方式 | 使用协议 | 版权隐私 | 网站地图 | 排名推广 | 广告服务 | 积分换礼 | 网站留言
主办单位:重庆市开州区天成种植家庭农场

渝ICP备2020011196号-1


渝公网安备 50023402000697号
电子营业执照